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一类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因其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及多样的孔结构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MIL-53(Cr)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柔性MOF材料之一,因其独特的呼吸功能和优异的理化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与分离、多相催化及电化学传感等领域。MIL-53(Cr)最早由G.Férey团队于2002年开发,其结构由八面体铬和对苯二甲酸根离子连接而成,形成一维多孔道阵列的三维结构。
MIL-53(Cr)在气体吸附和分离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主要归功于其可逆的呼吸效应。当材料吸水时,孔道收缩形成菱形孔道;脱水后孔道重新打开,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其在处理气体混合物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然而,传统的MIL-53(Cr)合成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如耗时长、使用有毒氟元素、溶剂用量大等问题,亟需一种更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
目前,MIL-53(Cr)主要通过水热法合成,通常以九水硝酸铬作为铬源,溶于水后加入氢氟酸和对苯二甲酸,在反应釜中加热晶化。这种方法不仅晶化时间长达72小时以上,还需使用有毒的氢氟酸,对环境污染较大。此外,水热法制备的MIL-53(Cr)比表面积较小,仅为1500m²/g,且需要经过高温煅烧的后处理步骤纯化产物,能耗高、步骤繁琐。
这些局限性严重制约了MIL-53(Cr)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一种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一种改进的合成方法被提出,旨在解决传统方法的不足,同时提高材料的性能。
新型的合成方法采用六水氯化铬作为铬源,无需额外添加溶剂和氢氟酸,简化了合成步骤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六水氯化铬加入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00℃~220℃的条件下加热0.5h~24h,再加入对苯二甲酸,超声处理5min~30min,最后在120℃~220℃的条件下晶化1h~72h,得到固体产物。六水氯化铬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3):1。
第二步:将得到的固体在20℃~80℃的条件下,依次使用无水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1h~20h,抽滤分离,得到一次洗涤后的固体。
第三步:重复洗涤步骤2~4次,确保产物纯度。
第四步:将洗涤后的固体在80℃~160℃的条件下烘干,最终得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Cr)。
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绿色合成方法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 绿色环保:无需使用氢氟酸和大量溶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 高效节能:晶化时间缩短至36小时,且后处理仅需低温溶剂洗涤,无需高温煅烧,降低了能耗。
3. 高性能:制得的MIL-53(Cr)比表面积高达1526m²/g,优于传统方法。
4. 操作简便:合成步骤简化,适合规模化生产。
MIL-53(Cr)在气体吸附与分离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在天然气净化中,可用于分离甲烷与二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可用于去除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或氮氧化物。此外,其在高比表面积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如作为催化剂载体或多相催化剂。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绿色合成方法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作为MIL-53(Cr)生产厂家,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定制化的技术服务。
公司自有中试车间位于安徽池州和铜陵,拥有3000L、2000L、1000L、500L多功能反应釜多套。我们配备了多套自行研发的管道反应器,以及冷冻、板框、离心机、烘干等后处理设备,具备多功能反应中试条件。我们擅长的反应类型包括超低温、高温、高压、硝化、氧化和连续精馏,能够满足百公斤至数十吨的生产需求。
我们始终关注技术革新和工艺优化,诚邀江浙沪地区的研发公司与我们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同时,我们欢迎技术人才前来中试或研发微通道工艺,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