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NH3)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介质和无碳能源载体,在化肥、化工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90%以上的氨生产依赖于传统的高温、高压Haber-Bosch工艺,这一工艺不仅能耗高,还依赖化石燃料,每年消耗的能源约占全球总能源的2%,并产生约1.4%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开发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合成氨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光催化氮还原技术因其可以利用水代替甲烷作为氢源,并利用太阳能代替热能作为能量源,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光催化反应的核心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具有体系简单、环境友好、零碳排放等优点,对缓解能源危机和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光催化氮还原的反应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光吸收、光生电荷分离与迁移、以及表面氧化还原反应。目前,光催化材料的种类繁多,从早期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到新兴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其结构逐渐从实心到多孔,从无机到有机,可调控性和可设计性不断增强。共价有机框架因其可设计性、可调节性、有序性等优点,成为光催化氮还原的理想材料。
含铑双层共价有机框架是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其合成路线基于引入含有双核铑为催化位点的Rh2(OOCR)2(bpy-CHO)2与平面三连接、四连接构筑基块,形成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催化活性的框架结构。研究表明,这种材料在光催化氮还原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含铑双层共价有机框架的合成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首先,将Rh2(OOCR)2(bpy-CHO)2与三胺类、四胺类衍生物在一定比例下反应,反应溶剂为邻二氯苯与均三甲苯的混合物,并加入适量醋酸作为催化剂。反应在110-130℃下静置3-5天,随后冷却至室温并过滤收集固体,经过洗涤、提纯、干燥等步骤,最终得到目标产物。
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光催化氮还原中的性能显著。例如,Rh-TAPA框架的氨产量高达349.8 μmol g⁻¹ h⁻¹,充分证明了其作为绿色高效光催化材料的潜力。
在光催化实验中,将催化剂分散在甲醇和超纯水的混合溶液中,用氮气除去氧气后,在氙灯照射下进行光催化氮还原反应。通过吲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氨的浓度,实验结果显示,含铑双层共价有机框架在光催化氮还原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这一技术不仅为绿色合成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光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随着研究的深入,含铑双层共价有机框架及其衍生材料有望在光催化、能源转换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我们公司拥有先进的中试车间,位于安徽池州和铜陵,配备3000L、2000L、1000L、500L多功能反应釜多套,以及自行研发的管道反应器、冷冻、板框、离心机、烘干等后处理设备,具备多功能反应中试条件。我们擅长的反应类型包括超低温、高温、高压、硝化、氧化、连续精馏等,能够处理百公斤至数十吨的化学品。
作为一家专业的化学品生产厂家,我们诚邀江浙沪地区的研发公司合作,或委托我们进行加工生产。同时,我们也欢迎技术人才前来中试车间进行研发,共同探索微通道工艺等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