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雌激素,如雌酮(E1)、17β-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以及合成雌激素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通常通过人与动物的排泄物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或农田土壤中。这些雌激素不仅是内分泌干扰物,还可能导致水体中鱼类的生殖异常,甚至影响食品安全。尤其是在有机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农家肥成为土壤中雌激素残留的主要来源之一。
研究显示,施用鸡粪肥的牧场,其地表径流中17β-雌二醇的浓度可达20~2530ng/L,而土壤中的雌激素含量也从0.055ng/g增加到0.675ng/g。这种残留不仅与环境因素如土壤性质、深度和有机质含量有关,还与施肥率和施用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雌激素的含量对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仪器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雌激素的检测。这些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精确度的优点,但由于土壤样品基体复杂,如何高效提取和检测痕量雌激素成为研究的重点。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成为检测土壤中痕量雌激素的重要手段。结合快速溶剂萃取和固相萃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回收率。
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的土壤中痕量雌激素检测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土壤样品预处理
取5g冷冻干燥后的土壤样品,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进行萃取,萃取剂为丙酮,溶剂量为120-140mL。萃取条件为温度60℃,压力1500pis,静态提取2次,每次8min。萃取液随后通过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洗脱液在氮气流下吹干,加入乙腈/水混合液后进行冷藏等待测定。
步骤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
采用Nova-Pak C18色谱柱,以甲醇和pH=10的氨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检测条件包括电喷雾离子化源(ESI)、负离子方式检测,以及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
步骤3:标准曲线的绘制与样品测定
通过外标法绘制标准曲线,测定待测土壤样品中雌激素的含量。同时,采用加标法进行回收率计算,以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回收率好等优点。通过快速溶剂萃取和固相萃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此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农田土壤中雌激素的检测。研究表明,不同深度的土壤中雌激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表层土壤中,雌激素的残留更为明显。这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公司自有中试车间位于安徽池州和铜陵,拥有3000L、2000L、1000L、500L多功能反应釜多套。同时,我们配备多套自行研发装配的管道反应器,以及冷冻、板框、离心机、烘干等后处理设备,具备多功能反应中试条件。
我们可以提供的反应类型包括:超低温、高温、高压、硝化、氧化、连续精馏等,生产数量级别从百公斤至数十吨。诚邀江浙沪研发公司合作或委托加工生产!欢迎技术人才前来中试或研发微通道工艺。
作为专业的土壤中痕量雌激素检测工厂,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服务,帮助客户控制土壤中雌激素的残留,确保食品安全。同时,我们也是高精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生产厂家,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