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色原酮衍生物是一种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如式(a)所示:
式(a)中,R1是氢、TBS、异丁基或环戊甲基,R2是氢、2-(甲基(苯基)氨基)乙基或2-(1H-咪唑-1-基)乙基。
合成二氢色原酮衍生物的主要原料为柚皮素,合成路线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柚皮素溶解在DMF溶剂中,与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TBSCl)在咪唑、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下得到中间体化合物a和化合物4。然后,在三苯基膦与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的催化下,化合物a和化合物4分别与醇反应,得到化合物b和化合物d。最后,用四丁基氟化铵(TBAF)脱去TBS保护基,得到目标化合物c和化合物e。
以下是具体的合成步骤:
1. 中间体a的合成:称取柚皮素(10g, 36.76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咪唑(5g, 73.52mmol)和4-二甲氨基吡啶(0.9g, 7.4mmol),搅拌后分批加入TBSCl(5.6g, 37.33mmol)。反应过夜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淬灭反应,萃取、干燥、过滤,得到黄色油状固体(化合物a),产率为55.8%。
2. 化合物4的合成:步骤与中间体a类似,得到米白色晶状固体(化合物4),产率为33.4%。
3. 化合物5a的合成:将化合物a(3.8g, 9.84mmol)与异丁醇(1.36ml, 9.84mmol)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加入三苯基膦(3.8g, 14.76mmol)和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3.0ml, 14.76mmol)。反应后淬灭、萃取、干燥,得到黄色油状固体,再经TBAF脱保护,得到化合物5a,产率为56.0%。
二氢色原酮衍生物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来实现。实验采用MTT法检测其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包括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7)、肺癌细胞(NCI-H292)、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结肠癌细胞(HCT-116)和肝癌细胞(HepG2)。
实验结果显示,二氢色原酮衍生物对上述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显著低于柚皮素对照组,表明其抗肿瘤活性显著提高。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肿瘤细胞类型 | 二氢色原酮衍生物IC50(μM) |
---|---|
Hela | 5.2 |
MCF-7 | 4.8 |
NCI-H292 | 6.1 |
B16-F10 | 3.9 |
HCT-116 | 5.6 |
HepG2 | 4.3 |
我们公司是中国二氢色原酮衍生物生产厂家,拥有丰富的中试生产经验。公司在安徽池州和铜陵设有自有中试车间,配备3000L、2000L、1000L、500L多功能反应釜多套,以及自行研发的管道反应器、冷冻、板框、离心机、烘干等后处理设备,具备多功能反应中试条件。
我们擅长的反应类型包括超低温、高温、高压、硝化、氧化和连续精馏,可承接百公斤至数十吨级别的生产需求。欢迎江浙沪地区的研发公司合作或委托加工生产,也诚邀技术人才前来中试或研发微通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