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橙素类双吲哚化合物(bisindole alkaloid)是一类从思茅山橙(Melodinus henryi Craib)中提取的生物碱,包括山橙素甲、乙、丙、丁(melonines A-D)。这些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是通过吲哚环的双环结合而成。通过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提取,再经过酸碱处理、柱层析等方法进行纯化。
提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思茅山橙全株干燥粉碎,用70%乙醇回流提取。
2. 提取液经浓缩后加入盐酸酸化,用乙酸乙酯萃取。
3. 水层用氨水碱化后再次用乙酸乙酯萃取。
4. 最后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山橙素甲、乙、丙、丁。
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包括二维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详细确认。
山橙素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植物提取获得,还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合成路线主要包括:
1. 在吲哚环上引入取代基,如卤素、羟基等。
2. 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实现吲哚环的偶联,生成双吲哚结构。
例如,山橙素丙可以在无水二氯甲烷和三氟乙酸的混合溶剂中与卤代试剂(如NBS)反应,得到卤素取代的中间体,再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加热反应,最终生成目标化合物。
此外,山橙素类化合物还可以通过与有机酸(如酒石酸、柠檬酸)或无机酸(如盐酸、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以提高其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
研究表明,山橙素类化合物对多种癌细胞株(如乳腺癌、肝癌、肺癌、胰腺癌、白血病)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0.66-23.41 μM之间,显示出了良好的抗癌活性。
例如,山橙素甲对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的IC50为0.66 μM,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IC50为1.23 μM。山橙素乙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IC50为1.56 μM。这些数据表明,山橙素类化合物在预防和治疗癌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这些化合物可以制成多种剂型,如注射液、片剂、胶囊和口服液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公司自有中试车间位于安徽池州和铜陵,配备了多种反应设备,包括3000L、2000L、1000L、500L多功能反应釜,以及冷冻、板框、离心机、烘干等后处理设备。这些设备为多功能反应中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擅长的反应类型包括超低温、高温、高压、硝化、氧化和连续精馏等反应。产品生产数量级别从百公斤至数十吨不等。
诚邀江浙沪地区的研发公司合作,或委托我们进行加工生产。同时,欢迎技术人才前来参与中试或研发微通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