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前列素作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中展现显著疗效。其分子结构中含多个手性中心,其中(S)-3-甲基庚酸作为核心手性砌块,直接决定终产物的药理活性。传统合成路线主要依赖不对称催化或天然手性源转化,如东京大学开发的格式试剂加成法需要-78℃超低温条件,而西班牙团队采用的假麻黄素辅基路线涉及贵金属催化剂,这些方法在工业化生产中普遍面临手性试剂成本高和工艺放大困难双重挑战。
本方案突破性采用轴向加压制备色谱系统(创新通恒DAC150mm)实现外消旋体拆分:
1. 前处理阶段将3-甲基庚酸转化为(R/S)-酰胺衍生物,选用(S)-α-苯乙胺作为手性胺源,通过氯甲酸乙酯激活羧基形成酰胺键
2. 色谱分离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85:15)为流动相,在25℃柱温下以200ml/min流速运行,通过254nm紫外检测实现(R)-构型杂质(III)-IP1与目标物(S)-构型的基线分离
3. 后处理环节对比发现,醋酸/盐酸体系的酸性水解比碱水解收率提高4%,最终产物化学纯度>99.9%,ee值达99.99%
相较于传统不对称合成路线,本方案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 手性分离工厂可单批次处理百公斤级原料,色谱系统支持连续72小时自动化运行
• 每公斤(S)-3-甲基庚酸生产成本降低62%,特别适合需要定制化生产厂家的医药中间体需求
• 关键参数已通过QbD质量设计验证,在安徽中试基地完成的50升规模验证批显示工艺稳健性(RSD<0.8%)
为满足不同研发阶段需求,我们特别构建了覆盖完整价值链的服务体系:
1. 微通道反应工厂可承接硝化、高压氧化等危险工艺的委托加工
2. 自主研发的连续精馏设备适合热敏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3. 配备-70℃~300℃温控范围的多功能反应釜,满足特殊反应条件开发
公司自有中试车间位于安徽池州和铜陵,拥有3000L、2000L、1000L、500L多功能反应釜多套。拥有多套自行研发装配的管道反应器,以及冷冻、板框、离心机、烘干等后处理设备,具备多功能反应中试条件。擅长的反应类型:超低温 | 高温 | 高压 | 硝化 | 氧化 | 连续精馏。数量级别:百公斤至数十吨。作为专业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厂家,诚邀江浙沪研发公司合作或委托加工生产!欢迎技术人才前来中试或研发微通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