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服务:
定制合成
合同生产
委托加工
销售热线:

0574-87314919

0574-27912196

0574-87319282

info@nbinno.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新闻内容
抱茎苦荬菜黄酮类化合物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与生产工艺

抱茎苦荬菜黄酮的药用价值突破

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中提取的五种黄酮单体化合物,在传统医学中主要用于抗疲劳降血脂领域。最新研究发现,这些具有2-苯基色原酮母核结构的化合物——包括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及其衍生物、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等,能显著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区别于常规硝酸酯类药物,这类天然成分通过抑制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AST、CPK、LDH)释放,达到冠心病靶向治疗的效果,且未观察到血压波动等副作用。


核心化合物的作用机制

实验数据显示,5mg/kg剂量的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能使大鼠心肌梗死范围缩小至18.7%(模型组33.8%),其效果接近临床常用药硝苯地平。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垂体后叶素诱导的ST段抬高幅度达63.2%
2. 调节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粘度从19.78mPa·s降至12.65mPa·s
3. 保护心肌细胞:血清LDH活性降低26.7%
这种多靶点作用使其成为心血管药物原料的理想选择,特别适合制备缓释制剂。


工业化生产工艺详解

规模化生产采用水提醇沉结合柱层析技术:
1. 前处理阶段:300kg药材经水煎煮后,采用90%乙醇沉淀去除多糖等杂质
2. 富集纯化:通过pH调节的钙乳络合法,使黄酮得率提升至70%以上
3. 精细分离:使用聚酰胺树脂梯度洗脱(30%-95%乙醇),配合制备型HPLC
关键技术在于大孔树脂工厂的工艺控制,温度需稳定在25±2℃,流速保持1.5BV/h。成品经LC-MS鉴定,各单体纯度均达98.5%以上,符合医药级标准生产要求。


临床转化应用前景

五种单体可配伍使用形成复合制剂:
• 静脉注射液:含0.5mg/mL木犀草素苷,用乳酸林格氏液作载体
• 口服缓释片:将60%黄酮浸膏与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压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植物提取物在连续给药实验中未出现出血倾向,适合长期服用。目前已完成中试规模的黄酮类化合物厂家标准化生产验证,批次稳定性达93%以上。


延伸技术服务支撑

公司自有中试车间位于安徽池州和铜陵,拥有3000L、2000L、1000L、500L多功能反应釜多套。配备自主研发的管道反应器系统,以及冷冻机组、板框过滤机、离心机、喷雾干燥塔等后处理设备,可满足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流程需求。

擅长的反应类型包括:超低温(-80℃)反应、高温高压(≤300℃/10MPa)合成、硝化氧化反应、连续精馏分离等。生产能力覆盖百公斤至数十吨级别,特别适合医药中间体的放大生产。

诚邀江浙沪地区研发机构合作开发微通道连续流工艺,或委托加工高难度化合物。同时欢迎专业技术人才参与中试放大研究,共同推进植物提取物的工业化应用。


欢迎加微信/QQ: 106747741 联系合作!

您可能感兴趣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