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润滑剂耐极压添加剂面临两大技术瓶颈:一是硫含量普遍徘徊在40%左右难以突破,二是残留氯含量难以控制在0.1%以下。通过采用无水脂肪族一元醇(甲醇/乙醇纯度>99.9%)作为反应介质,配合创新的加压分段反应工艺,成功开发出硫含量高达65%、残留氯低于0.05%的新型多硫化烯烃。实验室数据显示,该产品在SAE90矿物油中溶解度为5%时,-5℃仍保持透明状态。
典型制备过程分三个阶段:
1. 加合反应:将S2Cl2与C3-C6烯烃(异丁烯为主)在30-50℃下反应,生成氯含量27.9%的加合物
2. 多硫化物制备:无水甲醇中使NaOH与H2S反应(摩尔比2:0.6),加入硫华(S/NaOH=0.4:1)形成多硫化钠溶液
3. 置换反应:加合物与正丁基氯(比例15:1)在105℃、0.3MPa压力下反应7小时,通过甲醇共沸脱水后获得最终产品
该工艺突破性地采用连续管道反应器系统,实现温度梯控(50-120℃)和压力调节(0.1-1MPa),相比传统釜式反应产能提升300%。反应过程中氯原子置换率可达99.8%,这得益于专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铵氯的使用。
根据ASTM D2783标准测试,含1.5%添加剂的SAE90齿轮油表现出卓越性能:
• 四球磨损测试焊合负荷达800kgf
• 磨斑直径降低至0.35mm(基础油为0.72mm)
• 铜片腐蚀分级1B(121℃/3h)
在金属加工油领域,与氯化石蜡复配使用时(硫3%+氯3%),极压负荷值提升至126kgf,特别适用于不锈钢等高硬度材料切削加工。
作为专业耐极压添加剂生产厂家,我们的工艺具备三大突破:
1. 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实现传质传热优化,反应时间缩短60%
2. 开发特种硫化烯烃复配技术,可调控硫含量40-65%系列产品
3. 创新后处理工艺使重金属含量<1ppm,满足环保法规要求
在江苏某齿轮箱制造企业的实测数据显示,添加2%该产品的工业齿轮油使用寿命延长至8000小时,同比传统产品提升2.3倍。这种高性能润滑添加剂已成功应用于风电齿轮箱、盾构机液压系统等高端装备领域。
公司自有中试车间位于安徽池州和铜陵,拥有3000L、2000L、1000L、500L多功能反应釜多套。配备自主研发的管道反应器系统,以及冷冻机组、板框压滤机、离心机、喷雾干燥等后处理设备,具备以下特色生产能力:
• 特殊反应条件:超低温(-80℃)| 高温(300℃)| 高压(10MPa)
• 特种工艺:硝化反应 | 氧化反应 | 连续精馏
• 生产规模:百公斤级中试至30吨级批量生产
专注为江浙沪研发机构提供工艺放大服务,欢迎技术团队合作开发微通道反应工艺!